Nature揭示:支配愛情的多巴胺,如何調控大腦遺忘機制
你是不是總會從客廳走到臥室后就突然忘了要做什么,或者跟朋友聊天時忽然忘記想說什么,而往往過幾分鐘又會重新想起來?這種被稱為短暫遺忘的行為,其神經生物學機制目前還不清楚。
近日,來自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Nature》上發表了題為Dopamine-based mechanism for transient forgetting的研究成果,發現大腦利用神經遞質多巴胺通過PPL1-α2α′2-DAMB通路來引起短暫的遺忘,而一段時間后記憶又會自發地恢復。

為了探索導致短暫遺忘的神經生物學機制,研究人員對模式生物果蠅進行了周期間隔性的厭惡性嗅覺條件反射刺激,使其對該刺激具有長期記憶(LTM),然后使用氣流、電擊或藍光短暫的刺激果蠅,發現該部分記憶表達會隨著刺激強度的增加而減弱。但1 h 后LTM的表達又以顯著水平重新出現。

大腦半球的后外側前腦1區(PPL1)中含有12個多巴胺神經元(DAN),其中γ2α'1蘑菇體神經元(MBN)能夠通過接收PPL1中的DAN信息,介導大腦的長期遺忘,因此,研究人員猜測在大腦半球PPL1中的DAN可能也參與介導短暫遺忘。
于是在進一步實驗中,研究人員對這12個DAN進行了強力而長時間的熱刺激,發現DAN被物理刺激后,LTM的表達同樣顯著降低,且觀察到來自PPL1 DAN的突觸輸出被抑制。通過單獨刺激α2α'2蘑菇體神經元(與參與主動遺忘的γ2α'1區域不同)對應的PPL1中單一DAN,研究人員發現是PPL1-α2α'2這對神經元專門負責這種短暫失憶。
PPL1-α2α'2引起的記憶暫時中斷預示著傳播短暫遺忘信號的多巴胺受體的存在。先前研究發現DAMB受體參與轉導主動遺忘相關的γ2α'1蘑菇體神經元–DAN信號,因此,研究人員猜測神經元伸出的軸突上分布著的DAMB可能是介導PPL1-α2α'2中DAN引起的短暫遺忘的主要受體。
研究人員對果蠅中的DAMB進行突變后觀察其中LTM的表達水平,發現LTM在測試中的所有時間點均表現出顯著升高,與短暫失憶的消失預期一致。之后,研究人員使用交叉遺傳學方法進一步確定了DAMB是接收PPL1-α2α'2發出的多巴胺信號的受體,同時也是短暫遺忘通路中的關鍵組成部分。

那么,之前氣流、電擊或藍光刺激果蠅后出現的短暫遺忘也是通過PPL1-α2α′2-DAMB途徑發生的嗎?研究人員通過抑制PPL1-α2α'2的突觸輸出和同時使用氣流或藍光刺激果蠅,發現對多巴胺信號輸出的抑制同樣也消除了外部刺激果蠅會導致的短暫遺忘反應,與未進行刺激的對照果蠅沒有區別。這也說明外界干擾刺激確實會觸發PPL1-α2α′2-DAMB通路,從而引起短暫的遺忘。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Ronald L. Davis表示:“我們現在知道記憶中有一個特定的受體從多巴胺接收短暫遺忘的信號。但是我們還不知道之后會發生什么,這種多巴胺受體的激活如何導致這種記憶阻滯的,這是我們的下一個目標。”

西寶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837709.OC),2003 年成立于張江高科技園區,現已成為生命科學領域集研發、生產、貿易、進出口、技術服務一體化的綜合服務商。西寶生物主營包括IVD原料,科研試劑,新材料和健康產品四大板塊和服務。除自營Seebio和Canmedo(康美多)、泉養堂、五藏養生品牌外,西寶生物代理了Wako、APSC、Jackson、Ludger、Bioporto、Lumiprobe、Aalto等知名品牌。西寶生物正致力于分子診斷、轉化醫學、干細胞、抗衰老等研發領域,依托產學研創新平臺,打造大健康產業鏈,以持續不竭的技術創新、穩定可靠的優質產品和專業便捷的技術服務,提供更具價值、創新性和定制化的綜合解決方案,與您攜手共創美好的明天。
![]() |
![]() |
![]() |
官網:www.928me.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 |
![]() |
![]()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堂:www.canmedo.com |
相關資訊
- Nat Med:利用多能性干細胞移植在動物中生長出功能齊全的肺部
- 食品中黃曲霉毒素快速測試系列
- Science子刊:挑戰常規!陳列平教授發現激活PD-1H有望治療狼瘡
- 《自然》發表新研究稱患癌主要與環境有關
- Nature:挑戰常規!胎兒中的所有腸道細胞都潛力發育成腸道干細胞
- 特殊技術可解析組蛋白修飾奧秘 助力基因調節機制的理解
- DNA僅占染色體物質一半 未知“鞘膜”占據47%
- 新型基因編輯工具完成”精準“編輯
- Nat Commu重大突破:發現全新的肺部免疫細胞
- 生物可降解材料 ----- “禁塑/管令”下塑料制品行業如何自救?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Nature揭示:支配愛情的多巴胺,如何調控大腦遺忘機制
- Cell揭示:“免疫豁免”的中樞神經系統,為何能夠受到神經免疫攻擊?
- Science:老年人優先接種SARS-CoV-2疫苗更可能降低死亡率
- NEJM:超11萬女性樣本研究揭示,具有這些基因,乳腺癌更易“找上門”
- Science:新冠突變毒株可能逃避中和抗體治療,包括再生元和禮來的產品
- 《自然-通訊》揭示新生兒抗生素使用風險,減緩6歲前生長,男孩比女孩更明顯
- 好消息!Nature發文:面對新冠病毒突變,人體的免疫系統也在不斷應對進化!
- 有望造福糖尿病患者!Cell子刊:一種miRNA可改善肥胖小鼠的胰島素敏感性
- Viruses揭示:新冠病毒可藏匿于小鼠大腦,或能解釋COVID-19患者康復后病情復發之謎
- 不干不凈,吃了沒病?Cell揭示微生物菌群定植抗性背后的理論依據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