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決定午睡的原來是基因!睡得越頻繁,心血管可能越“危險”

常言道: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午間小憩已經成為打工人以及學生黨恢復“元氣”的重要方法。然而無奈的是,總有一些人似乎不具備午睡“技能”,想睡卻睡不著!更悲傷的是,一些研究表明,午睡可能與慢性疾病風險的增加有關。午睡對健康究竟有何影響?如何拯救午間睡眠?
最近,由哈佛醫學院領銜的一支研究團隊帶來的一項的研究提出,遺傳變異是個體間午睡偏好差異的重要原因,影響睡眠的基因多達數十種,并提供了午睡與心血管健康相關的初步證據。相關報告以Genetic determinants of daytime napping and effects on cardiometabolic healthlth為題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先前的研究中已經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找到了7個與午睡相關的基因位點。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午睡的遺傳學機制,這項新研究使用了來自英國生物庫的452633人的數據,并對這些參與者的遺傳數據進行了分析。
在45萬名參與者中,38.2%有時會午睡,5.3%經常午睡。通過對這些參與者的13,304,133個高質量估算的遺傳變異體進行GWAS分析,研究人員鑒定了人類基因組中與白天午睡相關的123個區域。在隨后對美國基因技術公司23andMe,Inc.的多達54萬人的數據的分析中,研究人員進一步驗證了這些基因座與午睡之間的強有力聯系。

為了確定可能引起白天午睡和睡眠喚醒生物學的因果變異體,研究人員對參與者報告的6個睡眠特征(嗜睡、睡眠持續時間、失眠、打鼾、睡眠類型以及易醒)進行了多特征共定位分析,由此確定了33個與其他睡眠類型共享的信號。
這些變異突出了覺醒調節神經肽信號通路在午睡傾向中的中心作用,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成熟的下視丘分泌素(即食欲素)喚醒途徑,包括HCRTR1,HCRTR2和TRPC6中的錯義變體。另外,PNOC和PATJ的變異對午睡、白天嗜睡和BMI有影響,提示可能存在肥胖-嗜睡的途徑。

當然,無論是午睡黨還是不午睡黨,更關注的焦點是午睡與心血管健康之間的關聯。為了解開其中的謎團,研究人員使用123個基因座作為午睡的遺傳指標進行了兩樣本孟德爾隨機化法。結果發現,頻繁午睡與較高的舒張壓、收縮壓和腰圍具有潛在因果關系。

盡管驅動這種關系的機制仍不清楚,但是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與午睡對夜間睡眠質量的有害影響以及午睡后短暫夜間血壓升高相關的慢性影響有關。
哈佛醫學院基因組醫學中心的Hassan Saeed Dashti博士說:“這項研究表明,白天午睡是由生理因素驅動的,而不僅僅是一種環境或行為選擇。未來還需要對午睡與血壓、腰圍增加間的關聯進行更多的研究,這將有助于為人們午睡制定個性化的建議。”

西寶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837709.OC),2003 年成立于張江高科技園區,現已成為生命科學領域集研發、生產、貿易、進出口、技術服務一體化的綜合服務商。西寶生物主營包括IVD原料,科研試劑,新材料和健康產品四大板塊和服務。除自營Seebio和Canmedo(康美多)、泉養堂、五藏養生品牌外,西寶生物代理了Wako、APSC、Jackson、Ludger、Bioporto、Lumiprobe、Aalto等知名品牌。西寶生物正致力于分子診斷、轉化醫學、干細胞、抗衰老等研發領域,依托產學研創新平臺,打造大健康產業鏈,以持續不竭的技術創新、穩定可靠的優質產品和專業便捷的技術服務,提供更具價值、創新性和定制化的綜合解決方案,與您攜手共創美好的明天。
![]() |
![]() |
![]() |
官網:www.928me.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 |
![]() |
![]()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堂:www.canmedo.com |
相關資訊
- 流式細胞術中為什么要用同型對照?如何選擇同型對照?
- 咖啡是如何影響機體的血糖和糖尿病的
- Nature論文解讀:重大進展!利用納米金剛石的量子特性進行試紙橫向流動測試,可將靈敏度提高10萬倍
- Cell Metabol:鑒別出能保護機體細胞免于毒性脂肪侵害的關鍵酶類
- 特大喜訊!上海西寶生物修飾性PEG現貨促銷“買一送一”2014強勢登場!
- Sci Signal 顯示細胞膜TNF受體的分子模式
- Science:在神經元突起中,單核糖體偏好性地翻譯突觸mRNA
- 瓊脂糖-鎳磁珠--純化和篩選組氨酸標記的蛋白
- 檢測急性時相反應蛋白ELISA試劑盒
- APSC 聚苯乙烯(Polystyrene分子量標準品)MSDS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Nature子刊:決定午睡的原來是基因!睡得越頻繁,心血管可能越“危險”
- Nature子刊:想要健康減肥,首選低脂高碳水飲食,還是高脂低碳水飲食?
- Nature 子刊:超1.8萬人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揭示遺傳因素如何影響我們的腸道菌群?
- 有希望!Cell子刊:科學家揭示多囊卵巢綜合征傳播基礎
- Nature揭示:支配愛情的多巴胺,如何調控大腦遺忘機制
- Cell揭示:“免疫豁免”的中樞神經系統,為何能夠受到神經免疫攻擊?
- Science:老年人優先接種SARS-CoV-2疫苗更可能降低死亡率
- NEJM:超11萬女性樣本研究揭示,具有這些基因,乳腺癌更易“找上門”
- Science:新冠突變毒株可能逃避中和抗體治療,包括再生元和禮來的產品
- 《自然-通訊》揭示新生兒抗生素使用風險,減緩6歲前生長,男孩比女孩更明顯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